Saturday, May 08, 2010

來CMU的原因

發現我的blog似乎總是過於嚴肅,也太不個人化,寫文章的週期又長。最近想想覺得應該改變一下,換個比較輕鬆的角度與文體來談觀點與想法。也希望這樣可以發表的勤快一點。

我來美國念博士班的第一個學校是在CMU,現在正在念的Cornell則是第二個學校,中間會從CMU轉到Cornell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指導教授決定接受Cornell的教職,另一方面在CMU念了兩年之後,對美國的研究與學術文化有較深了解,發現隨指導教授到Cornell只會增加資產而不會減少,例如仍然和CMU的計畫和老師保持合作,但來Cornell同時可以認識更多人、接觸不同的文化,並有更多新的學習和研究機會。再來因為自己當時覺得仍在找一個環境來從事理想中一個結合資訊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典範。Cornell在資訊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的資源都很豐富,學術文化傳統與創新並具,對於想將跨領域研究較深入的基植於社會與心理科學研究的我來說,做這個決定並不困難。

但我想談的是,離開台灣出國念博士的那一年,為什麼來了CMU?
或著說為什麼CMU吸引了我,讓我在那年戰戰兢兢地把CMU的博士班列為我的第一志願?

不可否認CMU在CS的排名很好,是CS名校,但真正吸引我的還是因為當年讀了Herbert Simon的書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可能因為我大學是念自然科學的,對於研究的目的比較著重在知識的層面。人類因為要了解宇宙的浩瀚所以研究天文,要了解生命的本質所以研究生物。但當開始念CS碩士時,周遭學生間常談的常聽到的,學問似乎瞬間變成了"技術",研究似乎不是為了了解事物的本質,而是為了"更快更大更炫",然後當學生的希望畢業後可以到"科技業"找個好工作。我當時其實是很困惑的,對於研究和科學的本質,以及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人生的下一步該往那走,有許多的問號。一開始會選擇念CS碩士,也是就業動機居多,但慢慢發現"找個好工作"雖然不錯,但這似乎不是我真的想要的。(05/11/2010 udpate: 突然想到,現在不論領域,很多時候研究背後的目的似乎變成是發paper...)

幾年過去,我從師長那邊得到了不少指導和幫助,我也試著開始一些牙牙學語般的研究,我大概知道自己對做研究很有興趣,想走這條路,但還是不那麼清楚該怎麼做。因為背景和一般CS科班學生不同,性向及多方引導下,自然而然地走起和別人不同的路,做跨領域的研究,但卻不知道怎麼去談什麼是跨領域研究,為什麼要做跨領域研究這些問題,這裡面其實有不少挫折在。難免遇到技術至上的同儕,怎麼談都不對。

在中研院當研究助理時,偶然地發現Herbert Simon這本書,我只記得我反覆讀著第一章不能自己,不能相信這麼晚才讀到這些文字,AI背後其實有這麼多的思考與洞見,從complex system的角度看,社會科學和CS可以有這麼多交集。又更驚喜地發現我極感興趣的研究領域之一,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在CMU是相當興盛的一個研究主題,也受到Herbert Simon很多影響,所以便鎖定CMU一路勇往直前。

現在有人有時會問我,放棄CMU到Cornell不可惜嗎(US. NEWS CS排名: #1 -> #5 )?
我曾經以為到CMU後我會對Simon這一套思考會有更深入、更異於他人的體會。
其實不然,他的書其實已經寫的很清楚了,現在回頭看,原來我在台灣讀這書和嘗試去做ITS時也已掌握六七分。不可諱言,受教於相關學者對剩下的三四分確實有所幫助,但是不是physically在CMU,或degree是不是CMU真的不是那麼重要。真正投入研究後,當年的偶像情節也慢慢的被實際的研究活動取代。另外,這一套(以及其他任何一套)也不該是人生所學的唯一一套。作為學術上的後生小輩,重要的應該是怎麼樣去在教育上、研究上、學術上去提出新的思惟,有不同的貢獻。世界上有過一個Herbert Simon,事實上大概不是那麼需要另一個想法一模一樣的學者(if any)。

說到排名,先不論#1和#5的差異有多少,這種排名合不合理,或CS排名對跨領域研究(以及任何實際的研究活動)的意義有多大,還有群體與個人間的連結關係為何(if rank(A) > rank(B), every student in university A is smarter than B?),我想在某個時間點一定要忘記排名,才能用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去評價自己與社群同儕的研究,有效與研究社群交流與學習,也才能繼續進步。

話說Cornell也有我大學時的偶像Carl Sagan的足跡阿。

No comments: